查看原文
其他

爸妈,宁愿你们早点离婚,不要在我面前假装恩爱

李文瑶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5-20
最近,演员景甜第一次在访谈节目上谈到了父母的关系:

“小时候他们老吵架,有时候,他们在一个屋子里吵架,我就到另一个屋子里写作业”。

然后她说到现在父母已经选择离婚,就在疫情期间。

她收到母亲发来的离婚证照片时,很感慨:

也许他们年轻时也曾经相爱过,但后来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是无法和那个人一起过完一生,白头到老,而是不得不开始各自的生活。

她虽然无意指责父母,但对于父母吵架那段经历,仍然感觉到是一种“伤害”。

的确,父母吵架是每一个孩子的噩梦之一,很多人由此因为孩子,假装关系和谐,或者为了孩子一直不离婚,就像景甜的妈妈,等到景甜已经三十了,加上疫情发生, 顿觉生命短暂应该去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才终于把纠缠几十年的婚离了。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究竟是希望父母离婚各自安好,还是情感不和地纠缠一生?

或者,究竟该如何减少感情已经破裂的亲密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正视孩子受到伤害这个事实

孩子都期待父母有一个幸福的婚姻,而自己就是那个幸福婚姻里的幸福小孩。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父母在他小学时就离婚了,然而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会经常在作文中写到:爸爸妈妈和他一起做了什么什么,就好像他俩从来没有分开过。

他说,他写下这些,并非完全为了掩饰父母已经离婚的真相,而是寄托他的某种愿望:父母还和以前一样,一直在他身旁。

父母关系的和谐对孩子来讲是一种最初的圆满感

争吵或者分崩离析都会破坏这种圆满感


如果一个家庭中常常充斥着父母的争吵,那么孩子的心经常处于动荡之中;而如果最终父母关系破裂至离婚,那么孩子则会有一种割裂感: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谁,或者他不知道父母之间,他该站在什么位置。

他会感觉到被父母抛弃,可能是被其中一方,也可能是被双方。

孩子会做很多事情撮合感情濒临或者已经破裂的父母甚至在父母离婚多年以后仍旧幻想他们能够复婚

当他们发现父母的一方已经开始了新的感情甚至是婚姻,这种幻想破灭的同时将带来深深的绝望感:他们终于意识到,父母可能就是永远没有办法在一起了,而自己,也将永远回不到最初的伊甸园。

是不是为了孩子这些执念,为了不伤害孩子,父母就得强忍关系的冲突甚至破裂呢?

并非如此。

看到这些对孩子的“伤害”,看到孩子对父母争吵的痛苦,对父母离婚的难舍,正是为了要穿越它们,达到与这些痛苦和伤害分离的“彼岸”。

直面真实,给孩子传递生活的勇气

很多夫妻,之所以不敢在孩子面前呈现出真实的状态,看上去是不忍心孩子承受父母婚姻破裂的痛苦,但实际上则是不敢面对自己对于婚姻的挫败感。

尽管到了今天,看上去大家对于离婚这件事接受度都挺高了,但在很多人看来,离婚仍然等于一种失败。

一对陷入频繁争吵的夫妻,坚决不离婚,问他们原因,平时针锋相对的两个人,此时竟然出奇地一致:我们家就没有离婚的传统!

在他们看来,离婚不仅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而且还对不起父母祖辈,更对孩子有了一个“不好”的示范,所以他们情愿维持着表面的婚姻,也要咬牙把苦涩的日子以苦涩的方式继续过下去。

如前所述孩子确实希望父母和谐然而绝不是表面的“和谐”

孩子是很敏锐的,很多时候,他们不是凭借“事实”来感知,而是凭借“味道”来感知。

有一位朋友说,我早就知道父母关系不好,但他们总爱在我面前扮演好丈夫好妻子,我呢,也不忍心戳穿他们,但就是会感觉跟他们相处,总是得小心翼翼,好尴尬,好累。

有一次,我索性跟我妈挑明了:妈,你要过得不开心,就离开我爸吧。

妈妈愣了一下,又笑了:说啥呢?

那一刻,我真心感觉到一种绝望。

我甚至会羡慕那些父母敢于坦坦荡荡离婚的同学,每当他们说羡慕我家庭幸福时,我都很怕我一不小心把内心深处的话讲了出来:

其实,我才羡慕你们。

我羡慕你们可以如此坦荡地活着。

刻意掩盖婚姻关系的破裂勉强维持一段已经无可挽回的关系强撑的背后是不敢直面真实的脆弱

孩子是可以感受到这份脆弱,并且,极有可能承接这份脆弱。

在孩子的时代,他们需要配合父母,呵护这份脆弱,

长大后,假如他们也不小心进入一段糟糕的关系,也会没有足够直面和离开的勇气。

当然,并不是所有受到挑战的关系都必须要用离婚来解决,但是,直面真实和假装恩爱之间,有本质的区别,粉饰太平,永远不可能治疗一段关系,也无法为孩子真正“示范”一段健康的关系。

先做“人”,再经营关系

陈海贤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个有趣的说法:

他将一个人的故事分为“我”的故事和“我们”的故事。

我的理解,所谓“我”的故事,就是指一个人独立成长,不断探索生命的故事。

而“我们”的故事,指的则是经营亲密关系的故事。

很多时候,在亲密关系遭遇到挑战的时候,我们去寻求解决,改善之道,互相沟通,理解,妥协,支持。

如果这个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那就是一个动人心弦的“我们的故事”。

然而很多时候,当我们作出了各种努力,却发现无能为力,或者调动对方一起来协调改变关系状态太难太难,已非我力所能及。

那么,勇敢离开这段让自己痛苦的关系,去寻找这段关系之外自己的人生旅程,则是另一个精彩的“我的故事”。

“我的故事”和“我们的故事”并行不悖却又相互独立即使你不离开关系也仍然可以讲只属于自己个人成长故事

在我看来,对于一个人来说讲好“我的故事”比讲好“我们的故事”更重要也更基础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当然也希望听到看到父母讲好一个“我们的故事”,但如果父母做不到,他们会希望看到父亲和母亲作为两个独立的人,如何讲好属于他们自己的个人的故事,而不是为了其他人的眼光,去讲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虚假的“我们的故事”。

他们也会由此懂得,亲密关系固然很重要,但归根结底,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才是每个人最为重要的课题。

现在有越来越多中老年人选择在孩子读大学后,甚至更大的年纪时离婚,把隐忍多年的关系枷锁解除,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这也正是对后辈,乃至对所有人的一种鼓舞:每一个勇敢前行的“我的故事”,永远都不会来得太迟。


“天天想着49中楼,一跃解千愁”:别让孩子的坏情绪,走进“抑郁”的角落

2021-05-16

为人父母,最难的到底是什么?

2021-05-16

比门当户对更重要的,是伴侣的家庭关系

2021-05-16

深度分析:什么是真正的灵魂相爱?

2021-05-15

没被稳稳爱过的人,才会这样折腾

2021-05-15

你希望孩子“把玩的劲头都用在学习上”,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2021-05-1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